大灣區規劃助推香港再攀金融中心高峰
大灣區規劃表明,中國的新型城市群發展策略愈來愈清晰。伴隨人口老化,生產率的增長將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的關鍵,為此,支持技術創新和效率改進的供給側改革2.0版不可或缺,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發揮城市群效應,形成互聯互通、知識外溢、產業合作、人才與資金暢通流動的優勢城市群,而非依靠單個特大城市。
我們預計大灣區全要素生產率 (TFP) 受到進一步開放和一體化推動,在未來十年保持強勁勢頭,對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揮重要作用,在此進程中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外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
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昨日出臺,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一步,也表明中國的新型城市群發展策略愈來愈清晰。此前,大灣區的基建互聯互通,已經為進一步發展的《規劃》提供了物質基礎,自香港-深圳-廣州高速鐵路于去年9月底通車,廣州到香港的距離與從洛杉磯到圣地亞哥相仿,但通行時間卻縮短到區區47分鐘(后者需要3小時)。從摩根士丹利的香港辦公室前往毗鄰的大城市深圳CBD的時間,在高鐵開通后被縮減至30分鐘以內,讓筆者實地感受了互聯互通的便捷。未來數年,大灣區還有高達10條城際鐵路,以及中深通道陸續開通,進一步打造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。
更為重要的是,此次《規劃》體現了以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領頭雁的“三更”方向,即在本區域實施 更大力度市場化改革、更大范圍對外開放(特別是對港澳企業)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務一體化,三箭齊發,大灣區將引領中國城市群的發展,推動生產率提升,夯實可持續增長潛力。我們預計大灣區人口規模可在2030年最高增至8800萬,經濟總量將翻一番以上,達到3.2萬億-4.1萬億美元,超過英國的經濟規模而相當于全球GDP第五大經濟體,為我國GDP的增長貢獻1/5。區域內收入趨同步伐加快,衛星城市與樞紐大都市(廣州、深圳)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從目前的43%縮小至2030年的1/3左右。
大灣區規劃背景:城市群在中國具有獨特意義
城市群是生產率增長的重要支柱。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。長期而言,勞動力數量縮減和人口老齡化將拖累經濟潛在增速。因此,能否確保生產率的增長,將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的關鍵。為此,支持技術創新和效率改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可或缺,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發揮城市的集群效應,而非依靠單個的特大城市。
緊密相連的城市群能夠保持大城市的集聚優勢,比如,一體化的就業市場,方便雇主與雇員相互搜尋和匹配;企業聚集帶來供應鏈專業化及跨產業的協同共進;以及人力資本集中帶來的知識外溢效應。同時,城市群也可有效緩解超大城市常見的高房價、交通擁堵、社會管理難度高等大城市病的拖累。受到互聯互通的加成,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對于一部分產業更具吸引力,而中心城將更多地承載高附加值經濟活動。經濟活動在區域上合理調配,配合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絡,可有效降低長時間通勤以及擁堵帶來的時間損失,提升效率。
盡管城市群的概念并非新事物,但是,若缺少足夠大的人口基數、供應鏈互補性、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,以及協調的政策支持,城市群策略可能因為低效、過度投資引發債務和產能過剩問題。全球較為成功的城市群范式,主要是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圈、舊金山灣區、日本東京大都會區等寥寥數個。不過,相對海外,中國的五大主要城市群(粵港澳大灣區、長三角、長江中游、成渝、京津冀)具備“大、快、活”三個獨特優勢:
其一,人口規模大。我國五個主要城市群平均人口為1.08億,遠高于目前國外最大的城市群大東京區的約4400萬人口。龐大人口基數和高人口密度有望給產業布局、勞動力市場和服務業擴張提供充??臻g。
其二,互聯互通快。中國目前擁有世界最長最快的高速鐵路。除了上述提及的香港到毗鄰的深圳、到中短距離的廣州,均已實現一小時通勤,哪怕是香港趕赴遠距離的長沙,也僅需3小時出頭,遠遠快于美國同等距離的城市之間(譬如洛杉磯去舊金山,陸路耗時近7小時)。
其三,政府支持政策靈活(差異化的政策)。例如,小城市的戶口政策更為寬松,公共資源分配近年來逐漸往中小城市傾斜。
中國已有的經驗也顯示,區域內的基建互聯互通確實有助于促進收入收斂和提升生產率。筆者對長三角、珠三角城市群,以2010-2011年(兩地區高鐵網絡鋪開的年份)為分界線進行觀察對比。發現高鐵開通前,初始生產率較低的中小城市相對大城市而言增長緩慢,但這一現象在高鐵開通后逐步逆轉,顯示便捷的互聯互通帶來了更強的收入收斂效應。
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優勢
五大城市群的逐步形成有助于支撐生產力增長,而粵港澳大灣區是這其中發揮集聚優勢的橋頭堡。大灣區是珠江三角洲的擴張版,享有獨特優勢,包括多個世界級樞紐城市、外來年輕人才涌入推動人口增長,以及諸多具備競爭優勢和聚合效應的高附加值行業。
與其他四個城市群分別僅專注于若干行業不同,大灣區的支柱產業更為多樣化,包括高端制造業(分布于多個珠三角城市)、IT創新(深圳)、金融(香港和深圳)、專業服務(香港)、休閑娛樂(澳門和珠海),以及航運(整個區域)。
此外,珠三角地區在過去近30年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橋頭堡,也受益于此發展出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,并逐步向高端制造業邁進。
下一個階段,要讓大灣區成為改革開放的高地。為充分發揮大灣區的獨特優勢,促進樞紐城市之間的協同作用,除了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之外,決策層應在大灣區規劃得具體落實政策中,將這一區域打造成全面提升對外開放、加強市場化資源配置的改革橋頭堡,譬如,進一步簡政放權、鼓勵創新;放松對外資股權比例限制和負面清單管理;深化社保、社會公共服務等改革,推動香港與廣東金融一體化進程,最終,促進人員、物品、資金、公共服務的進一步自由流動。
大灣區作為領頭羊,發展后勁仍然很強。我們預計,在進一步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下,基于樞紐城市間的協同效應和對衛星城的輻射作用,大灣區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有望在未來十年保持在1.5-2.2%的區間,延續過去十年的勢頭。同時,參考國際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和本區域的人口結構,我們預計大灣區人口規模可在未來10年增至7600萬到8800萬之間(目前為7000萬)。如此一來,到2030年,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翻一番以上,達到3.2萬億-4.1萬億美元的范疇(2017年為1.5萬億美元),超過英國的經濟規模而相當于全球GDP第五大經濟體,為全國GDP的增長貢獻1/5,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揮重要作用。同時,通過經濟一體化,區域內收入趨同步伐加快,衛星城市與樞紐大都市(廣州、深圳)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從目前的43%縮小至2030年的1/3左右。
對香港和澳門而言,大灣區規劃更是相當于CEPA的2.0高階版本,對更高水平金融一體化、對港澳企業更大范圍開放,以及更大力度的市場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安排,具體而言,香港有繼續完善股市通、債市通的廣闊空間,有發展人民幣和大宗商品的對沖產品的巨大潛力,有開放雙方金融產品投資渠道的獨特優勢,還可以發揮香港的法律、仲裁、專業服務提升大灣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水平。
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
中國正從凈儲蓄者轉變到資本輸入者,2019年或為長期經常賬戶赤字元年,主要源于中國經濟向消費拉動轉型、儲蓄率伴隨人口結構變化逐步下行。從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而言,這意味著外資流入的重要性在未來會顯著提高、中國與全球資本的關系也將發生結構性轉變。這個轉變使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、吸引外資流入的重要性升至前所未有之高度。
若改革開放到位,中國在全球債券及股票指數中權重上升,全球主權基金也逐漸增配人民幣為儲備資產,則2019年國債市場外資流入可能達到800-1000億美元, 遠高于2015-18年間年均350億美元,并在2020-30年間維持在平均760至1200億美元的高水平。同時,2019年A股外資流入將創歷史新高, 達到700-1250億美元,并在2020-2030年大約在每年1000-2200億美元之間。這將成為改變境內市場結構和偏好的重要力量,也有助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。而外資的流入渠道,鑒于香港的金融服務水平和監管國際化優勢,有相當一部分會經過香港與內地的股市通、債市通等各種跨境投資渠道,并在香港帶動發展更多外匯和證券投資對沖避險工具。有鑒于此,筆者預計伴隨著今后十年證券投資流入內地的快速增長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外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
本文來自“華爾街見聞”,作者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。
我們預計大灣區全要素生產率 (TFP) 受到進一步開放和一體化推動,在未來十年保持強勁勢頭,對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揮重要作用,在此進程中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外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
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昨日出臺,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一步,也表明中國的新型城市群發展策略愈來愈清晰。此前,大灣區的基建互聯互通,已經為進一步發展的《規劃》提供了物質基礎,自香港-深圳-廣州高速鐵路于去年9月底通車,廣州到香港的距離與從洛杉磯到圣地亞哥相仿,但通行時間卻縮短到區區47分鐘(后者需要3小時)。從摩根士丹利的香港辦公室前往毗鄰的大城市深圳CBD的時間,在高鐵開通后被縮減至30分鐘以內,讓筆者實地感受了互聯互通的便捷。未來數年,大灣區還有高達10條城際鐵路,以及中深通道陸續開通,進一步打造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。
更為重要的是,此次《規劃》體現了以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領頭雁的“三更”方向,即在本區域實施 更大力度市場化改革、更大范圍對外開放(特別是對港澳企業)、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務一體化,三箭齊發,大灣區將引領中國城市群的發展,推動生產率提升,夯實可持續增長潛力。我們預計大灣區人口規模可在2030年最高增至8800萬,經濟總量將翻一番以上,達到3.2萬億-4.1萬億美元,超過英國的經濟規模而相當于全球GDP第五大經濟體,為我國GDP的增長貢獻1/5。區域內收入趨同步伐加快,衛星城市與樞紐大都市(廣州、深圳)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從目前的43%縮小至2030年的1/3左右。
大灣區規劃背景:城市群在中國具有獨特意義
城市群是生產率增長的重要支柱。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。長期而言,勞動力數量縮減和人口老齡化將拖累經濟潛在增速。因此,能否確保生產率的增長,將是中國跨越中等收入的關鍵。為此,支持技術創新和效率改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可或缺,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發揮城市的集群效應,而非依靠單個的特大城市。
緊密相連的城市群能夠保持大城市的集聚優勢,比如,一體化的就業市場,方便雇主與雇員相互搜尋和匹配;企業聚集帶來供應鏈專業化及跨產業的協同共進;以及人力資本集中帶來的知識外溢效應。同時,城市群也可有效緩解超大城市常見的高房價、交通擁堵、社會管理難度高等大城市病的拖累。受到互聯互通的加成,大城市周邊的衛星城對于一部分產業更具吸引力,而中心城將更多地承載高附加值經濟活動。經濟活動在區域上合理調配,配合高效的城際鐵路網絡,可有效降低長時間通勤以及擁堵帶來的時間損失,提升效率。
盡管城市群的概念并非新事物,但是,若缺少足夠大的人口基數、供應鏈互補性、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,以及協調的政策支持,城市群策略可能因為低效、過度投資引發債務和產能過剩問題。全球較為成功的城市群范式,主要是美國的紐約大都會圈、舊金山灣區、日本東京大都會區等寥寥數個。不過,相對海外,中國的五大主要城市群(粵港澳大灣區、長三角、長江中游、成渝、京津冀)具備“大、快、活”三個獨特優勢:
其一,人口規模大。我國五個主要城市群平均人口為1.08億,遠高于目前國外最大的城市群大東京區的約4400萬人口。龐大人口基數和高人口密度有望給產業布局、勞動力市場和服務業擴張提供充??臻g。
其二,互聯互通快。中國目前擁有世界最長最快的高速鐵路。除了上述提及的香港到毗鄰的深圳、到中短距離的廣州,均已實現一小時通勤,哪怕是香港趕赴遠距離的長沙,也僅需3小時出頭,遠遠快于美國同等距離的城市之間(譬如洛杉磯去舊金山,陸路耗時近7小時)。
其三,政府支持政策靈活(差異化的政策)。例如,小城市的戶口政策更為寬松,公共資源分配近年來逐漸往中小城市傾斜。
中國已有的經驗也顯示,區域內的基建互聯互通確實有助于促進收入收斂和提升生產率。筆者對長三角、珠三角城市群,以2010-2011年(兩地區高鐵網絡鋪開的年份)為分界線進行觀察對比。發現高鐵開通前,初始生產率較低的中小城市相對大城市而言增長緩慢,但這一現象在高鐵開通后逐步逆轉,顯示便捷的互聯互通帶來了更強的收入收斂效應。
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優勢
五大城市群的逐步形成有助于支撐生產力增長,而粵港澳大灣區是這其中發揮集聚優勢的橋頭堡。大灣區是珠江三角洲的擴張版,享有獨特優勢,包括多個世界級樞紐城市、外來年輕人才涌入推動人口增長,以及諸多具備競爭優勢和聚合效應的高附加值行業。
與其他四個城市群分別僅專注于若干行業不同,大灣區的支柱產業更為多樣化,包括高端制造業(分布于多個珠三角城市)、IT創新(深圳)、金融(香港和深圳)、專業服務(香港)、休閑娛樂(澳門和珠海),以及航運(整個區域)。
此外,珠三角地區在過去近30年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橋頭堡,也受益于此發展出完整的制造業產業鏈,并逐步向高端制造業邁進。
下一個階段,要讓大灣區成為改革開放的高地。為充分發揮大灣區的獨特優勢,促進樞紐城市之間的協同作用,除了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之外,決策層應在大灣區規劃得具體落實政策中,將這一區域打造成全面提升對外開放、加強市場化資源配置的改革橋頭堡,譬如,進一步簡政放權、鼓勵創新;放松對外資股權比例限制和負面清單管理;深化社保、社會公共服務等改革,推動香港與廣東金融一體化進程,最終,促進人員、物品、資金、公共服務的進一步自由流動。
大灣區作為領頭羊,發展后勁仍然很強。我們預計,在進一步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下,基于樞紐城市間的協同效應和對衛星城的輻射作用,大灣區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速有望在未來十年保持在1.5-2.2%的區間,延續過去十年的勢頭。同時,參考國際城市群的人口密度和本區域的人口結構,我們預計大灣區人口規模可在未來10年增至7600萬到8800萬之間(目前為7000萬)。如此一來,到2030年,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翻一番以上,達到3.2萬億-4.1萬億美元的范疇(2017年為1.5萬億美元),超過英國的經濟規模而相當于全球GDP第五大經濟體,為全國GDP的增長貢獻1/5,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發揮重要作用。同時,通過經濟一體化,區域內收入趨同步伐加快,衛星城市與樞紐大都市(廣州、深圳)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從目前的43%縮小至2030年的1/3左右。
對香港和澳門而言,大灣區規劃更是相當于CEPA的2.0高階版本,對更高水平金融一體化、對港澳企業更大范圍開放,以及更大力度的市場化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安排,具體而言,香港有繼續完善股市通、債市通的廣闊空間,有發展人民幣和大宗商品的對沖產品的巨大潛力,有開放雙方金融產品投資渠道的獨特優勢,還可以發揮香港的法律、仲裁、專業服務提升大灣區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水平。
香港在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
中國正從凈儲蓄者轉變到資本輸入者,2019年或為長期經常賬戶赤字元年,主要源于中國經濟向消費拉動轉型、儲蓄率伴隨人口結構變化逐步下行。從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而言,這意味著外資流入的重要性在未來會顯著提高、中國與全球資本的關系也將發生結構性轉變。這個轉變使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、吸引外資流入的重要性升至前所未有之高度。
若改革開放到位,中國在全球債券及股票指數中權重上升,全球主權基金也逐漸增配人民幣為儲備資產,則2019年國債市場外資流入可能達到800-1000億美元, 遠高于2015-18年間年均350億美元,并在2020-30年間維持在平均760至1200億美元的高水平。同時,2019年A股外資流入將創歷史新高, 達到700-1250億美元,并在2020-2030年大約在每年1000-2200億美元之間。這將成為改變境內市場結構和偏好的重要力量,也有助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。而外資的流入渠道,鑒于香港的金融服務水平和監管國際化優勢,有相當一部分會經過香港與內地的股市通、債市通等各種跨境投資渠道,并在香港帶動發展更多外匯和證券投資對沖避險工具。有鑒于此,筆者預計伴隨著今后十年證券投資流入內地的快速增長,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國外樞紐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。
本文來自“華爾街見聞”,作者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。
最后更新時間:2019-02-20 閱讀:84次分享本文